关于建筑结构发展的几点认识(二)_行业动态_新闻中心__宝鸡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


中文版English
大道远行


(86)0917-2790802
传真 : (86)0917-2790802


关键字 :


关于建筑结构发展的几点认识(二)

(接2月18日8版)
 
    3.结构体系和材料
 
    结构是高层建筑的骨架,是建筑形成的根本 。人类利用天然土、木 、石和烧砖瓦建房延续了数千年。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结构体系是随着19世纪钢铁工业和水泥工业的发展而出现的 ,利用钢材形成排架 、框架 、桁架、网架结构体系,利用混凝土和钢筋形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等结构体系。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建筑造型、建筑设计和跨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建筑结构的要求也更高 ,一些新的结构体系应运而生。20世纪20年代,西方开始渐渐形成了建设高层建筑的相关技术 。高层建筑出现后 ,传统结构技术就不能满足需要了,因为传统结构随建筑高度对材料的需求率不仅仅是线性增长,而是多次方增长的 。因此,在高层建筑发展过程中,核心筒 、巨柱 、巨型支撑 、伸臂桁架等构成的结构体系应运而生,逐渐解决了高层建筑需要的结构造价更低、性能更好的需求。
 
    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攀升,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从结构上来说,目前超高层建筑大多采用钢结构或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材料强度也在提高 。值得关注的是,混凝土强度越大就越脆,不利于抗震。因此 ,有人在混凝土内加钢板或型钢 ,或在外面用加密箍筋、在钢管中注入混凝土以增加其抗震性能。目前,我们完成的最高建筑高度约五六百米,如果需要达到更高的高度,比如1000米的大楼呢?其实,从技术角度来说完全没有问题 ,但需要成本和材料的更多投入 。我们怎么才能把楼房建得又高、投资又省呢 ?这就需要新材料 、结构的新形式 。
 
    4.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高层建筑造价高,使用维护费用也高,将来拆除改造的成本也会高。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应在其规划、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并从建造、使用 、维护、改造、拆除的全过程来考虑。节材、节能 、环保、循环利用是高层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有利于“节材 、节能、环保及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和建造、维护、使用、改造 、拆除方式 ,必定是高层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怎样使在高层建筑里面生活的人更舒适,建筑更节能?我们怎样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装配式钢结构民用建筑产业的发展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 ,每年新建建筑竣工面积已超过发达国家的总和 。但是,目前99%的既有建筑和95%以上的新建建筑都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建材生产和运输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46.7%。笔者认为,工程质量严重参差不齐、建造效率低 ,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传统现场施工建造方式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预制装配式建造方式的先进性表现在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机械化 、组织管理科学化 ,体现了工业化社会的建造方式和技术手段 ,可以减少建筑垃圾、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建筑质量 、提高节能产品在建筑中的集成程度 、节约劳动力 、缩短建造周期,是实现国家既定的建筑节能减排的目标,实现全寿命过程的低碳排放指标、实现建筑产业技术创新和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
 
    1.如何发展装配式钢结构的市场
 
    第一,就结构体系而言,与钢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最大的缺点有两个 :一是重量重,因此 ,运输吊装的成本一定比钢结构高 ;二是连接一定比钢结构难 。两种结构体系各有优点 ,就看哪种体系的技术更先进 、更能让市场接受。
 
    第二,政府的政策导向很重要。一是在税收方面是否有优惠;二是容积率方面,有的地方已经有政策导向;三是资质方面的导向 。现在做钢结构的企业一般都只拥有钢结构制作的资质。事实上对建筑项目 ,目前涉及的资质主要有设计、施工、总包等资质。就钢结构来说,应有涵盖设计和施工的资质 。
 
    第三 ,培育市场。市场上 ,老百姓不关心房子是钢结构的还是混凝土的 ,只关心房子的适用性和经济性。这就需要培育市场 ,我们一定要以这两点为导向 。另外,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可以从相对简单的工业建筑或通用建筑开始 ,例如 ,工厂 、学校、医院 、办公楼 、公租房、宿舍等 。相对来说,这类建筑的使用要求比较低,对它的适用性和舒适性要求也低一些。而商业化住宅是老百姓最大的投资,每个人对它的要求就都很高 ,做起来也就最难 。
 
    第四 ,市场模式 。要做到工业化建造 ,市场模式就不能是业主去委托设计,然后业主拿着设计方案再找施工单位加工、建造 。目前宝钢的模式是正确的 ,一定要有建筑集成供应商,真正把建筑当做一个产品,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有了这样的集成商,才能把建筑这个产品研究好 、管理好 。行业需要更多的像宝钢那样的企业 。集成供应商不需要每个部件都自己做 ,关键是把系统设计好 ,部品设计好,安装规划好,然后分解给各个部品供应商。
 
    第五,要做些示范工程。以前我们技术不成熟的时候,用钢结构造住宅,效果不好,反而给社会留下了一些负面印象。目前,我们必须要造一些效果好的示范工程 ,向社会展示钢结构可以做得既好又便宜。(待续)
 

 □李国强

李国强系同济大学教授

 


[关闭页面]    [回到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