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非暴力沟通》一书心得_员工文化_企业文化__宝鸡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


中文版English
大道远行


(86)0917-2790802
传真: (86)0917-2790802


关键字:


读《非暴力沟通》一书心得

单位:财务部   作者:徐桂兰

 
       今年春节,新冠来袭,武汉封城 ,全国人民“禁足”。在这个就业以来最长的春节假期中,我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关注疫情的最新进展,那不断增大的数字让我悸动 。刚开始几天 ,自己竟然惶惶然无所事事 。后来 ,被新闻中那些逆行的面孔所感动 ,内心逐渐平静下来 ,想起自己应该在这个不寻常的假期中干点什么,看到落满灰尘的书架,愧疚感油然而生。于是,开启自己落下很久的读书之旅 。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 ,在我的书架上已沉寂了一年半之久,它是我在本次假期中阅读的第二本书。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 ,全书共190页 ,由译序、前言 、十三章内容及后记组成。主要讲述了什么是非暴力沟通、是什么蒙蔽了爱、非暴力沟通的要素 、倾听的力量、培养对自己的爱 、表达愤怒和感激等内容 。阅读此书时,我心中时常充满内疚、自责、惊喜和感恩 。内疚和自责是因为通过阅读此书 ,发现自己在以往的语言表达中 ,无意识的竟用了太多的暴力语言 ,不知道给过往的多少人造成了伤害或痛苦,无论是家人或朋友。惊喜和感恩的是竟有缘遇见此书,让我意识到自己交流沟通方式的缺陷 ,通过学习和练习本书中的方法,可以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比如老公晚上回家晚了,妻子明明心里很担心他 ,却说“你还知道回来呀!你怎么不死在外面呢?” ;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父母明明想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却说“你看看你的同桌 ,人家都考了全班第一 ,而你竟然考了倒数第三,你和人家坐一个板凳上不觉得羞愧吗!” ;比如老公催促妻子,“就你事多,镜子再照也照不好看,你到底能不能快点呀 !”比如老公嫌弃妻子太节俭,不愿意倒掉剩饭,“老鼠药扔了也可惜,那你把它吃了吧!”等等,哪个听者不难受?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 、说教 、比较、贴标签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等,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 ,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而这些暴力语言事实上无处不有 ,我们就生存在这样一个痛苦的暴力世界中,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隔膜甚至敌视。要想达到有效的沟通,必须正确的运用语言。

       非暴力沟通正是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希望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 ,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真诚、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需求,我们将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际关系 。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

       非暴力沟通包含四个要素 ,观察,感受 ,需要,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过程是 :首先 ,留意发生的事情 ,通过观察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其次通过自身体会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例如受伤、害怕 、喜悦 、开心 、气愤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最后表明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举例来说,一个妈妈看到孩子的房间很乱,她说,“宝贝,我看到你的被子在床上卷成一团,换下的衣服也堆在床头 ,地板上还有两只脏袜子 ,我心里不太高兴,因为我喜欢整洁。你是否愿意把被子叠起来 ,将脏衣服和袜子放进洗衣机?” 。相信这样的表达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 ,而不是开口就责备甚至命令,“你看你把房子整得跟猪窝一样,我怎么就养了你这么个不讲卫生的孩子呢 ?赶紧把脏衣服扔到洗衣机去!”这样表达,只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孩子愈发的不讲卫生甚至淡化亲子关系。当然,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 ,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 ,并根据个人风格及文化环境做出调整。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它适用于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种环境。有些人用非暴力沟通增进与伴侣的感情,有些人用非暴力沟通改善亲子关系,有些人用非暴力沟通改进工作,甚至非暴力沟通还被应用于解决世界有些地区激烈的暴力冲突及棘手的种族 、宗教或政治问题,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使处于战乱之中的人们恢复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在非暴力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感受和想法,请求和命令 。否则,如果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 ,并反驳我们;如果不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而只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想法或看法,对方也不会有所改变 ,示弱有时也有助于解决冲突;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 ,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 ,请求其实是命令 。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 ,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 。对他人的指责 、批评 、评论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沟通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品质 。人永远无法改变他人 ,只能影响和改变他人做事的动机。若想要事情变好,人自己先要变好 。而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良好的沟通方式是打开心门的钥匙。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 、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 、偏见 、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每一本好书都是燃灯者 ,都需要用心去品读 。非常幸运遇见《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它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的觉察自己 ,既重视自己的内心需要,培养对自己的爱 ,也要全身心的倾听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在真诚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沟通,并及时给他人反馈,使谈话生动有趣 ,重获生活的热情 ,让生命之花绽放。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本书,藉由这本书,使自己的人生豁然开朗,开启从容平和的美丽“新”人生。

 


[关闭页面]    [回到顶端]